文学遗产杂志
社科双效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
主管/主办:中国社会科学院/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...
国内刊号:CN:11-1009/I
国际刊号:ISSN:0257-5914
期刊信息

中文名称:文学遗产

语言:中文

类别:文艺

主管单位:中国社会科学院

主办单位: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...

创刊时间:1980

出版周期:双月刊

国内刊号:CN11-1009/I

国际刊号:ISSN0257-5914

邮发代号:18-266

定价:400.00元/年

出版地:北京

首页>文学遗产
  • 杂志名称:文学遗产
  • 期刊级别: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
  • 主管单位:中国社会科学院
  • 主办单位: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...
  • 国际刊号:0257-5914
  • 国内刊号:11-1009/I
  • 出版周期:双月刊
  • 期刊荣誉:社科双效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
  • 期刊收录:CSSCI 南大核心期刊(含扩展版),维普收录(中),国家图书馆馆藏,知网收录(中),上海图书馆馆藏,北大核心期刊(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)
文学遗产期刊介绍

(1)来稿务必论点明确,论据充分,文字精炼,数据可靠;每篇论文(含图、表)一般不低于5000个汉字为宜,应包括(按顺序):题目(一般不超过20汉字),作者姓名,作者单位、地址、邮编,中文摘要,关键词(3~8个),中图分类号,正文,参考文献。稿件需提供英文题名、作者名、单位、摘要、关键词。另外,请在文稿地脚处依次注明该文属何种基金资助(附基金号)并注明通信作者的信息(姓名、研究方向、学位、职称、电话、E-mail)。

(2)关键词:3-5个,以空格号相隔。关键词请按照《CYT173-2019学术出版规范关键词编写规则》编写。

(3)正文中表示标题级别的序号形式,一般从大到小依次为:“一”“(一)”“1”“(1)”“①”等。可以根据标题的实有级别,跳过某些形式的序号。

(4)稿件正文请勿署名,作者姓名、作者简介、通信地址、电话及电子邮箱地址等请另页给出。正文中应注意避免出现与作者身份有关的信息。

(5)原创性要求:所有投稿论文必须是原创的,未在其他期刊或会议中发表过,也不能与其他刊物同时投稿。若论文中包含已发表过的内容,请在投稿时说明,并标注新创部分。

(6)学术水平要求:被接受的论文应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,包括科学性、深度、创新性和可靠性。论文应基于科学方法进行研究,数据应准确可信,结论要清晰明确。同时,鼓励论文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价值。

(7)文章格式要求:投稿稿件应使用中文撰写,并按要求进行排版。主要包括题目、作者信息、摘要、关键词、引言、研究方法、实验结果与讨论、结论、参考文献等部分。

(9)引用格式要求:引用的文献请按照国际通用的学术引用格式进行,确保参考文献的准确性。

(10)插图和表格:均应有中、英文图名和表名,坐标图中的标目要用量和单位之比表示清楚.文中图、表应有自明性,且随文出现。


栏目设置
论文、书评、学者研究、海内外学者访谈、学术动态等
数据库收录/荣誉
CSSCI 南大核心期刊(含扩展版),维普收录(中),国家图书馆馆藏,知网收录(中),上海图书馆馆藏,北大核心期刊(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) 社科双效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
文学遗产杂志投稿须知

一、《文学遗产》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

二、《文学遗产》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

三、《文学遗产》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

四、稿件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的期刊、图书、会议论文集等。

五、凡属基金资助的文章,均应标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,本刊优先刊载此类文章。

期刊引用
年度被引次数报告 (学术成果产出及被引变化趋势)
往期文章
  • 新时代:反思错误思潮的新立足点

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,是反思各种错误思潮的新立足点,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为此提供了基本理论遵循。“四个自信”贯通一体中的文化自信论,对文化虚无主义有直接针砭作用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生性演化、交融的思想,则是反思“民国热”等思潮的理论指南。作为建立在薄弱经济基础上的文化自卑、文...

    作者:刘方喜 刊期: 2018年第04期

  • 文学经典:建构、传播与诠释

    “经典”,是精神性的文化产品,是民族、国家乃至人类社会优秀文化的标识或符号,是人们精神家园的食粮。她往往指导着人们的生活理念、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。“经典”在历时性的三大语境(汉语、梵语、英语)下,彼此似乎有相通之处。文学经典主要是指文本(以文字为载体)文学为标志,口传文学往往被边缘化。然口传文学一旦被文本化,往往会演变为文学经...

    作者:普慧 刊期: 2018年第04期

  • 出土文献“大文学”研究与坚定文化自信

    “表现性”及“抒情性”是我国古代“大文学”区别于西方“再现性”文学的独特存在形态和文化优势。殷商甲骨刻辞、两周铜器铭文、战国秦汉简帛等出土文献“大文学”文本告诉我们,这一形态早在上古就已定型并固化,其表现得比传世文献更为显明,并且春秋时代已经获得这方面的理论自觉,从创作实践和理论建构两个方面更加充分地证明了其优势之所在,...

    作者:徐正英 刊期: 2018年第04期

  • 代拟琴歌与先秦人物故事的汉代演绎

    《琴操》《乐府诗集》等著作收录的“琴曲歌辞”中,有多篇直称夏禹、文王、周公、箕子、伯奇等先秦人物之作,其中当有汉代琴曲表演者模拟前代人物口吻弹唱的代拟体歌诗,多为先秦人物故事的汉代演绎。这些琴歌代拟抒情,决定了对抒情主人公及其本事做出交待是琴曲表演的必备元素,每一首琴歌的本事交待就是讲述一段故事。其情节,有的连同歌诗一并收...

    作者:廖群 刊期: 2018年第04期

  • 唐代前期七言近体的韵律规则与句法机制分析——兼及杜诗“沉郁顿挫”的生成

    唐代前期在近体声律规则建设上的成就,主要体现在对上四下三基本节奏的尊重、病忌理论的推进以及调声术的构建上。后世流行的律诗格律说对声律建设的层累性及“声”作为声韵调之综合表现的特性关注不足。平仄二元的固化以及正体标准的模式化,在简化声律理论的同时,也造成了声律理论解释力的弱化。在句法机制问题上,唐人的理论建设不及书写实践的...

    作者:刘顺 刊期: 2018年第04期